新闻公告

系部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系部新闻

“李紫贵诞辰100周年暨导演艺术”研讨会在我院召开

 2015年9月22日,由中国戏曲学院、中国戏曲导演学会主办,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京剧系、表演系联合承办的“李紫贵诞辰100周年暨导演艺术”研讨会在中国戏曲学院召开。与会领导、专家、嘉宾有:中国戏曲学院党委书记龚裕、院长巴图、党委副书记徐超、纪委书记李世英、副院长赵伟明、副院长张京山,中国戏曲导演学会名誉会长黄在敏、副会长赵景勃、沈斌,中国京剧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秀荣、张春孝,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刘沪生、涂沛,中国戏曲学院原导演系主任金桐教授和逯兴才教授、表演系谢锐青教授、教务处张文振副处长、京剧系主任舒桐教授、导演系党支部书记乔慧斌教授、吕锁森教授、导演系副主任王永庆副教授、李小琴副教授,以及香港演艺学院李铭森先生(李紫贵先生长子)、李峻森(李紫贵先生次子)、李燕君(李紫贵先生女儿)出席了会议,中国戏曲导演学会常务副会长、导演系主任冉常建教授主持会议并介绍了与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嘉宾和媒体,通过视频短片向与会人员展现了李紫贵先生的艺术生涯。

巴图院长首先代表学院对于新中国戏曲教育的奠基者、中国戏曲表导演理论体系的重要建构者、中国戏曲导演的一代开拓者、中国戏曲学院重要的创建者李紫贵先生表示深切的缅怀,感恩紫贵先生对于中国戏曲教育、对于中国戏曲学院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其次,巴院长谈到2015年是中国戏曲学院成立六十五周年,恰逢紫贵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中国戏曲学院成立于1950年1月28日,田汉任校长、史若虚是教务长,35岁的紫贵先生是教务主任,一直到他去世近半个世纪,先生培养了无数的学生,创编了众多优秀的有引领示范性的作品。常建送我《当代戏曲导演论文集》,我通过读了一下关于紫贵老师的文章,读到金桐老师回忆文章,他讲紫贵老师在坚守传统的前提下思想开阔时提到雨果的一句话:美并不驱逐美,崇高的东西都是平等的。由此想到一个词,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前提是各美其美和美人之美,对于每个人来说,各美其美就是发展和展现自我,容易做到;成全别人之美,叫美人之美,成人之美,很不容易做到。紫贵先生至今让人缅怀,从刘秀荣、谢锐青等老师的回顾中,从黄在敏、金桐、逯兴才等老师的回顾中,他以导演之于演员,以教师之于学生,以一身瘦弱之躯,红烛之躯,托起了多少学生,扶持了多少导演,美人之美,我以为这是他最珍贵的品质,而这种品质是我们当下戏曲界特别是戏曲教育所缺乏和应当特别提倡的。期待各位继续以敬畏的态度深入挖掘“紫贵金(京)矿”。

随后,专家学者从不同方面论述了李紫贵先生的艺术成就和精神品格,并对李紫贵先生导演的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李铭森先生谈到父亲李紫贵对戏曲尤其是京剧和学生们无比的热爱,是他终身学习的榜样。李峻森先生感谢会议主办方举办了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学术研讨会,并通过《浅谈我父亲的戏曲表导演艺术思想》一文论述了李紫贵先生是如何把握戏曲舞台艺术的规律,营造戏剧情境所需要的氛围的。

黄在敏研究员从整体把握演出的能力,驾驭表演的能力,吸收借鉴的能力和排戏时平心静气的能力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李紫贵先生的导演特色和澹泊从容的人生品性。金桐教授用《深切缅怀李紫贵先生》的文章,阐释了李紫贵先生开放求新的艺术理念和精湛的导演功力。逯兴才教授用《学习紫贵老师、怀念紫贵老师》的文章,谈到李紫贵先生是一位富于创造性但又善于运用传统形式的导演、既能发挥创造性与创新意识又能运用戏曲传统形式。沈斌导演谈到如何从李紫贵先生的教导中懂得表导演的基本规律,怎么将传统的戏曲程式化为我用。他认为,紫贵老师会解读剧本的文字,在把握戏曲化与当代戏曲审美取向的基础上,运用戏曲的手、眼、身、法、步,使无形的东西化为有形。赵景勃教授谈到李紫贵先生在导演艺术上的“三重”,即重“形象”,重“画境”,重“形式”,能够“出之以实,用之以虚”,善于继承,勇于创造。

刘秀荣老师用《怀念感恩我的表演导师李紫贵先生》一文,谈到李紫贵先生为她排演《拾玉镯》和《白蛇传》等剧目时,以“李氏导演体系”启发她利用辩证的方法体验人物的内心和外化人物心理的表演技巧,以及他重视剧作风格,含蓄而富有魅力,达到了艺术的最高境界。张春孝老师谈到李紫贵先生手把手教他演《白蛇传》,要求“不演流派,只演人物”,以及“游湖”的许仙上场是如何从生活出发和运用京剧手段来塑造人物的。谢锐青教授谈到紫贵老师导演了《白蛇传》、《红旗谱》、《武则天》、《李师师》等众多的剧目,在这些戏中充分体现了紫贵老师高超的艺术水平。

涂沛研究员表示李紫贵先生对戏曲的信仰与敬业化成实际行动,他借鉴“斯氏体系”的“感觉、理解、思考、判断”等表演元素,更加彰显、强化了戏曲的表演理论。刘沪生研究员表示李紫贵先生学习上追求进步、追求先进知识,这些人生经历对他成为我国优秀导演艺术家起到了重要作用。

乔慧斌教授谈到李紫贵先生在戏曲导演的建设和发展上,倾注了很多的心血。紫贵先生作为一个导演艺术家,教育我们艺术来源于生活。作为一个艺术家,永远要去理解生活、感受生活、反映生活。王永庆副教授谈到从李紫贵先生的两本书中受益良多,遂写出《体验诚可贵,表现价更高》的诗词来表达对李紫贵先生的敬意。李小琴副教授谈到紫贵先生的导演艺术是因情立体、一戏一格,不着痕迹,推陈出新,达到了戏曲导演实践和理论的高峰。

会议最后,龚裕书记代表学院党委感谢各位老艺术家们参加会议。他谈到李紫贵先生作为灯塔、作为航标有着现实的意义。第一,李老先生的理论和导演实践是公认的,其特点是从实践的基础上提升为理论的,然后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李先生是立体的,是两面的,一面是艺术上的成就,一面是做人的成就,两方面都达到了相应的高度。他的形象是“温文敦厚”的谦谦君子,是值得我们特别追求的丰碑,我们特别需要的德艺双馨的大师。第二,李紫贵先生有他的思想高度,符合一个时代的需求,所以这样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第三,这是个特别难得的机会,要向李老先生学习。从在座的老前辈身上,我们都能学到很好的东西,这是学习的捷径。龚裕书记引用了《红旗谱》中的“出水才见两腿泥”,说这句话对自己这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最后,龚裕书记希望将这次会议的学术成果转化到我院的教学实践中去,融入到我院人才培养的方案和课程里面去,这样会对我们的将来有特别好的成效,也才能真正显示这次会议的深远意义。